汕头市中级人民法院 陈学娇
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度,而在她璀璨悠久的文化历史之中,保密历史同样源远流长。
早在公元前五百年时,孔子在将近五十岁时熟读《易经》进而写下的许多注解之中,就有关于“不出户庭,无咎”的引申:
“乱之所以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机事不密则成害,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孔子著《易经·系辞上传》时,对机事慎密方面就有如此精辟的注解,而在华夏几千年的历史之中,身体力行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以全其身如孔光不言温室树故事等等,且不一一列举;而因不密而失身之臣、失臣失国之君,史书之中亦是常有记载,此亦不作一一赘述。
到底比起这些不过闲来翻看的经史典故,还是革命先辈的传奇故事更为贴近我们的生活——毕竟是有了他们的鲜血和牺牲,才能有我们如今这样连好些猫猫狗狗都能吃出营养过剩富贵病的太平盛世。
年初时,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史国史学习”的号召,很是看了一些书,其中,《红色往事:镌刻在党旗上的保密故事》一书中,那些传奇故事,那些歃血牺牲,在让身处盛世太平中的我由衷感动、感激的同时,也再一次体会到“保密”这两个字的沉重。
在革命的道路上,顶着敌人的炮火冲锋陷阵是牺牲,按照保密要求、与我党断开联系、不敢向友人寻求帮助,典当家产、忍饥挨饿地守护中央文库安全的,又何尝不是牺牲?
那可是个真在饿死人的时代。
生于太平,长于盛世,平生经过最大的饥饿是平时习惯十一点半开始的午餐忽然硬是给拖到十五点左右……
我不敢说我真的懂得饥饿的滋味,但想来,明明只要放松保密工作,只要稍微向朋友求助就能摆脱困境,却偏偏要忍受着几乎致死的冻饿滋味……
如此长时间的煎熬,应该不下于任何一场血肉横飞的酷刑。
着实庆幸自己所处的年代,国际大环境总体和平,本国虽还不是世界第一强国、但也是有核武威慑的大国之一,经济不说发达,也已经奔跑在前往全面小康的大路上……
身处于再怎么样的涉密岗位,也至少性命无忧,温饱无虞。
比起血色骄兰的余香,比起棒槌峰下的英魂,如今的党员、保密员,可真是轻松太多。
——但这种“轻松”